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茶叶文化茶叶文化
中国茶叶的诞生及文化发展脉络
作者:班德泽 发布时间:2023-02-16 14:33:29 726人已围观
原标题:
中国茶叶的诞生及文化发展脉络
本文关键词:茶文化的起源
茶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涵义,我们常言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我们还说:琴棋书画诗酒茶,这里的茶则代表了一种形而上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纳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茶在中国可以是形而下的生活用品,也可以升华为形而上的思想哲学,这是为什么呢?今天“王庶文讲坛”就为大家讲解茶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

茶的起源
最早的“茶”字应该是《诗经·尔雅·释木》:“槚,苦荼也。”里的“荼”字,不过遗憾的是“茶”字并没有甲骨文,汉字的最初用法是一个一个符号,主要代指某种物品,既然没有描述“茶”的字,那么几乎可以推断在商朝是没有茶的,现在很多商家喜欢用远古的历史来忽悠大众,将茶的历史推演到了商朝。
然而,茶作为一个单独品类出现的时间就更加晚近了,在魏晋时期佛教僧人才开始把茶与其他植物饮品单独区分开来;另外一点则是茶受到文化上的推崇则要到中晚唐时期。
茶树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但是在唐朝以前茶并没有明确定义和特制工艺、饮食方法。在唐朝以前除了极少部分的僧人之外,人们对茶的认识与其他富含生物碱的植物没有区别,在今天老挝一带还保留着原始生态的吃茶方式,他们像咀嚼槟榔一样咀嚼发酵过的茶叶,或者把发酵过的茶叶用油淋一遍后与大蒜和鱼干一起吃。

在唐朝以前中国人对茶的饮食方法也大多如此,就算用于泡水,茶也只是辅助用品,今天在中国北方都还保持着油茶的做法,甚至还是当地一味非常著名的小吃。中国人脱离略显原始的吃茶方法,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陆羽的《茶经》问世。
在唐朝以前我们根本找不到茶叶作为中国风俗饮料的资料和证据,所有重要历史文献资料中也几乎没有茶的身影,所以陆羽写《茶经》的时候,他为了烘托茶的悠久历史采用了大量野史和小说来追溯茶叶的源头。
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观点就是饮茶始于神农,这个说法其实非常缺乏事实依据,但是却属于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那一类具有神话色彩的编排,所以流传很广,到今天依旧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们试想,如果“茶”在很久远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品类,那么中国人又何必用“荼、茗、槚”的引申义在特定时候指代茶呢?

茶的定义
《茶经》最大的贡献在于给茶这种物体定了名字,还对茶做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换做通俗的话而言,就是陆羽告诉了人们什么是茶?
陆羽对茶定义的思路主要采取的是佛教僧人对茶的早期研发的经验总结。《茶经》一共7000多个字,其中有关种茶、制茶、饮茶的方法,其实是来源于陆羽对僧人茶事实践的总结和再创造。在中国魏晋时期,玄学以及形而上的思想空前发达,一些僧人开始尝试用煮水的方式来饮茶,这样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但是当时中原的茶叶种植并不普遍,僧人为了喝茶,就得自己种茶和制茶叶。陆羽从小在佛寺中长大,对这一切是从小的耳濡目染、深有体会,于是他对僧人打理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总结,从产地、制作工艺、泡茶方法、饮茶方式等等对茶进行了物质层面的定义。

从文化上,陆羽提出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于今天而言是好还是坏,就全凭个人评判了,就是我们所谓的茶文化。不过陆羽追求的茶文化,是在追逐茶的本性。陆羽认为“茶性俭”,他用“俭”这个人类的特性来形容茶,其实是在提倡一种“精行俭德”的思想品质。
陆羽将人格赋予了茶,巧妙的将茶本身的物质与人类的精神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茶文化”的由来,不过我们今天的茶文化太多的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身的人文内涵,有的茶叶变成了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奢侈品。

茶的升华
公元750年陆羽完成了《茶经》的出版,到了公元780年国家开始征收茶叶税,这意味着茶叶作为一个单独品类已经成为了大规模的交易商品。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段时期与“安史之乱”的时间点是高度重合的。
“安史之乱”不但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更深刻的改造了中国的文化面貌。在安史之乱以前诗文中几乎找寻不到茶叶的踪迹,在中唐以后茶突然一跃取代了酒,成为了文人的热门话题。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BS茶叶绿茶黄山毛峰茶安徽散装毛尖茶毛峰 ¥128 购买在众多关于茶诗写作的诗人当中,有一位最为特殊那就是诗僧皎然。他的诗大多用茶与禅进行相互关联,“茶禅一味”这个文化概念也正是由此而来,在他看来喝茶与修禅是一体的,是一回事儿,他在一首诗里说:“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这便是对茶叶最高级别的赞美了,直接上升到了宗教修行的法门当中。
后来“禅茶一味”传到了日本,日本人将这个文化更是发扬到了每一个民众心中,一直到今天也还是一样。

茶文化的变革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茶的本性是“俭”与“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然而茶文化在历史中也产生过一次剧烈的变革。在唐宋时期茶叶的制作方法,都是将茶叶蒸过以后,压成小饼,今天普洱茶还保留着以前传统,这种茶就叫做团饼茶。
团饼茶风靡了大概500年,直到朱元璋的出现,他认为团饼茶的制作工艺太复杂,太浪费,于是下令取消了这种茶,全部改为散茶。这件事情对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灭顶之灾,500年积累的工艺与泡法、饮法,全部作废。
但是中国人毕竟是聪明的,明朝人在废除了旧制之后迅速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茶文化,我们今天的茶叶泡法,器皿、茶具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明朝开始的,比如紫砂壶和龙井等等,随之而来的则是重新开创了器皿制作工艺和茶叶产地等等内涵需求。

好了,关于“茶叶的诞生及文化脉络”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如今,茶已经成为全球最为流行的饮品之一,但是就中国而言其中蕴含了太多浮躁的东西,我们要返璞归真,还得从历史中找影子。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
#茶文化#
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茶叶的诞生及文化发展脉络于2023-02-16 14:33:29创建,发布于【茶叶文化】栏目
很赞哦! (30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茶叶标签
-
茶叶
普洱
普洱茶
茶汤
红茶
功效
绿茶
作用
白茶
花茶
的人
香气
价格
咖啡
茶叶价格
茶具
乌龙
茶树
咖啡碱
盖碗
紫砂
乌龙茶
云南
口感
紫砂壶
观音
铁观音
龙井
黑茶
菊花
物质
儿茶
儿茶素
水温
毛尖
都是
茶水
茶壶
小青
安化
枸杞
菊花茶
碧螺春
玫瑰
福鼎
银针
武夷
祁门
时间
陈皮
玻璃
陈化
身体
毛茶
色泽
龙井茶
禁忌
茉莉
异味
放在
沸水
大红
肠胃
茉莉花
茶道
砖茶
古树
提神
品质
滋味
西湖
大红袍
茉莉花茶
武夷山
维生素
信阳
玻璃杯
脂肪
中国
保质期
干燥
生津
勐海
黄山
春茶
茶杯
浓茶
香型
人体
自己的
茶园
工艺
名茶
红枣
滇红
凤凰
还能
很好
安溪
开水
牡丹
安吉
文化
蜂蜜
体质
日本
太平
品牌
玫瑰花
方法
工夫
适合
就会
紧压茶
味道
茶艺
冰岛
柠檬
温度
效果
鞣酸
咖啡因
外形
岩茶
决明子
人群
醇厚
脾胃
是一种
也能
沱茶
金花
品种
匀整
颜色
政和
山楂
茶厂
产区
多酚
壶盖
肉桂
茶多酚
芽茶
茶文化
嫩绿
这是
水仙
叶片
花香
青绿
工序
山茶
瓷器
一斤
桐木
收藏
冰箱
苦丁茶
含量
区别
人生
放入
洛神
生姜
还可
蒲公英
氨基
临沧
氨基酸
还可以
桂圆
霍山
孕妇
奶茶
水量
茶盘
碎银
薏米
杯中
台湾
湿度
建水
而成
客人
竹叶
洞庭
有一
湖南
好处
茶农
荷叶
水分
个月
台地
下关
也会
环境
宜兴
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