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茶叶文化茶叶文化
一部《红楼梦》道尽千年中国茶文化 堪称茶叶百科全书
作者:无涯茶屋 发布时间:2023-02-02 02:00:16 63人已围观
一、 从七个境界来论述其饮茶文化(一) 茶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加上产地、采摘时间和制法的不同,茶味亦有不同。要泡一壶好茶,首务之急就是选一款好茶。在《红楼梦》里,喝茶讲究茶的品种,其中写到喝茶的名目不少,堪称是一份『清代世茶录』 ,以第四十一回写得最为详尽,有茉莉花香片、女儿茶、老君眉、枫露茶、六安茶、龙井茶等,这些茶在历史上都是贡品 。至于《红楼梦》所写的茶为何大多不是绿茶,而是红茶和花茶,这与北京天寒,讲究喝红茶、花茶有关 。大多来说,《红楼梦》里出现的主要茶款有五:六安茶、老君茶、女儿茶和枫露茶。六安茶。属绿茶之一种,其名来自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在清代时,流传以此代药,可治受暑及肠胃。老君眉。属青茶的一种,水沸后,冲泡下去香气扑鼻,属高香茶。每次贾母喝此茶时,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此茶色泽鲜亮,香气高爽,其味甘醇,既养心又养生,所以成为贾母最喜爱的养生茶。女儿茶。原是川、黔西部的一种草药,别名岩果紫、黄茶根、女儿红,也叫普洱茶。 《红楼梦》中宝玉吃了面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劝说该渍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笑说早已渍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喝过两碗了。其中的女儿茶其实就是普洱茶的别名。枫露茶其实取名「逢怒」的谐音,这是第八回时,作者为引出宝玉与乳母之间冲突而设之伏笔。推论枫露茶为红茶类者,因为其中宝玉说枫露茶是沏三四次后才会出色 。除此之外,尚有一种茶引人注目,那便是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时所饮之茶『千红一窟』。书上写道:于是大家入座,小环捧上茶来。宝玉自觉得清香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红此茶名曰「千红一窟。」』「枫露茶」与「千红一窟」遥映。枫叶色红,秋露著之,点点滴滴皆成血泪。呼应日后祭晴雯时,提到的「枫露之茗」再示血泪之悲。(二) 水『名茶还须好水泡』,这是茶圣陆羽《茶经》里的名句,《茶经》论水,以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把水分成三个等级,颇有道理。因为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茶的色、香、味。更重要的是:好品质的水才能让茶所蕴含的香味发挥得最好,才能达到饮茶的至高享受,得茶之真味。 古人运用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来鉴别水质,并建立「品水五字法」,即清、活、轻、甘、冽,作为品评水质的准则。由于古人对优质水源十分向往,热心品泉的人更评定出五处优质泉水,称为中国五大名泉,依次为:镇江的中泠泉、无锡惠山的惠泉、苏州的虎丘观音泉、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山虎跑泉、济南的趵突泉。曹雪芹不愧是一代大师,书中所述之水,更是其中之冠。《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详述烹茶讲究用好水,一开始妙玉先给贾母上了一老君眉,贾母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注:积存)的雨水。』 之后,妙玉在耳房内与宝钗、黛玉用茶时,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元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 此两段话便将曹雪芹对茶水的考究与学问写得精辟透彻。另外在第二十三回中也有『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的诗句 。第一十一回中,也提及:惜春欣幸异常,便命彩屏去开上年蠲的雨水,预备好茶。招待妙玉。 再再显露,曹雪芹对品茶的茶水十分讲究。(三) 器中国品茗艺术中,除了着重茶佳、水好之外,一套质优型美的茶具更是不可或缺。若有绝世好茶、好水,但却盛在一破烂脏旧的器皿里,那不管多佳的香茗,亦成了灰头土脸的西施,令人叹而止步不前。 对于饮茶之道应配以杯、壶、盘等成套茶具的道理,曹雪芹也是个中楚窍,在《红楼梦》有多处渲染描述种种精美的茶具。如在第四十一回里写到:『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窰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窰脱胎填白盖碗。 』之后妙玉与宝钗、黛玉在耳房泡茶时,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攽匏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密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荞。」妙玉斟了一荞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双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后贾玉说得妙玉欢喜,遂又寻出一双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虯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
二、 相较于贵族间的饮茶文化《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京中望族,「钟鸣鼎食」、「诗礼簪缨」,对饮茶的讲究自然也不同于平民百姓之家。不要说烹茶、饮茶的用具追求奢华,以不失名门望族的身份地位,就是日常用茶的种类上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风范。以贾母不喜吃的「六安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为例。「六安茶」在明代与「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龙井茶」、「天目茶」,并为最令人称道的六品。而在清朝更与西湖龙井同属天下名茶,是珍贵的贡茶之一。「普洱茶」在《红楼梦》的时代,宫廷和官宦大家为养生,十分讲究饮普洱茶。且云南的普洱茶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的一种。以贾府的地位、贾宝玉的身份,饮此种茶是完全符合情理的。「龙井茶」,久负盛名。不仅江南人喜饮龙井茶,北方达官显贵亦喜饮龙井茶,但因其珍贵价昂,加之习俗所限,所以虽声名很高,但饮者并不普遍。《清稗类钞选录》「饮食类」中有「高宗饮龙井新茶」记载 ,说明乾隆时代,龙井茶亦为珍贵贡品,宫廷上下以饮龙井茶为最高享受。但能真正品味到其妙处者,则寥寥无几。但在《红楼梦》里却处处可见,由此可知贾府绝对的贵气。接着,以茶具而论。唐宋时代茶具以黑釉茶盏为时尚,明清则多用白瓷和青花瓷。明代的白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胎白而致密,釉色光润,具有「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钟」等优点,明人称之为「填白」。清代,对茶具的讲究达到高峰,《清稗类钞》「饮食类」在「孝钦后饮茶」条下记载:『宫中茗碗,以黄金为托,白玉为碗。孝钦后饮茶,喜以金银花少许入之,甚香。』清皇宫中是如此,那么在贵族之家又是如何呢?《红楼梦》书中所述,反映了乾隆朝以前贵族家庭茶具的豪华。「品茶栊翠庵」中的茶具。妙玉亲自捧的「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成窰五彩小盖锺」。接着,妙玉又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攽匏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当最后贾玉说的妙玉欢喜,又寻出一双「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虯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若翻遍古今中外的茶具谱中,我们恐怕不到一件茶具可与妙玉所用的茶具相媲美。全然的超脱一般俗人可以想像的地步,甚至门第不够开阔的贵族们也不见的见识得到。单就这两点,《红楼梦》里的贾府就远远超脱一般贵族的行列,其奢华程度可与皇族媲美。
三、 相较于平民民间的饮茶文化我国饮茶历史悠久,最早可溯及到神农是尝百草,在长期的饮茶活动中,逐渐培育出其独特的风俗,成为中华传统文之一。例如「以茶祭祀」、「以茶待客」、 「以茶代酒」、「以茶赠友」、「以茶泡饭」、「以茶论婚」等。在《红楼梦》里,对这些一般民间风俗亦有描写。例如第十四回秦可卿夭逝,王熙凤分派宁国府的婆子、媳妇时说就有说到:『其中四十人也分作两班,每日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也不管别人的事。』 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前序后歌,文中写了备睛雯平日最喜欢的四样东西,在月下芙蓉花前祭睛雯:『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谷、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作后读毕又『遂焚帛奠茗。』 以上两个例子是「以茶祭祀」。又民间有「以茶论婚嫁」这风俗,在红楼梦里亦有提到。「以茶论婚嫁」,这一风俗在唐代时最为风行,文成公主入藏时就是以茶为陪嫁。《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黛玉因宝玉烫了脸不出门,所以常在一处说话。一日去了怡红院,恰巧遇到凤姐等一干人,在谈话间黛玉笑说:『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一点子茶叶,就唤起人来了。』凤姐反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 这就是以茶为媒,「以茶论婚嫁」的例子之一。其余种种,例如「以茶待客」、「以茶代酒」、「以茶赠友」、「以茶泡饭」等等,家常饮茶习俗亦不胜枚举。饭前的漱口茶、饭后的解腻茶,无聊时的养生茶,不论是何时何处,只要有空就会有喝茶的场景。在第十八回贾妃省亲,写到『茶三献』 ,表示了茶在与人往来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民如此,贵族亦然。
结语
「茶」在《红楼梦》中具有一种微妙的审美价值。首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茶的种类、用水、用具,以及茶祭祀和吃年茶、茶泡饭、以茶敬客等等,展现了我国悠远的中华传统。再者,又以写饮茶的活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认识。例如贾母不吃名贵的「六安茶」反吃重养生的「老君眉」,表现了贵族世家们强调的「养生」;刘姥姥接过贾母半盏茶一口喝下后却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表现了平民百姓粗俗鄙陋的「实用性」取向。两相对比,这两位年纪相仿的长者,对一杯茶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用动作、话语对比出了生活水平与成长背景的差异。虽然有点悲凉,富人与穷人之间竟然可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曹雪芹的确做了最有效率的叙述。一部《红楼梦》道尽千年中国茶文化 堪称茶叶百科全书于2023-02-02 02:00:16创建,发布于【茶叶文化】栏目
很赞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