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茶叶文化茶叶文化
外国人眼中的清朝普洱茶!第一次见普洱茶的外国人让人啼笑皆非
作者:无涯茶屋 发布时间:2023-02-01 13:53:12 46人已围观
“这并非散开茶叶,而是用“胶水”制成的球形茶叶。可以长久保持原来味道,在中国系最贵重之品。”
以上这段有些别扭的文字,其实是清朝乾隆皇帝赏赐给英国使团普洱贡茶后,斯当东使者写下的普洱团茶描述,算下来,也是外国人首次见到普洱茶。 其他外国人看到普洱茶外,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随使团回到英国的普洱茶,最后又去了哪里?今天这篇文章,小茶胡就来和大家聊聊外国人眼中的清朝普洱茶。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正值乾隆八十三岁贺寿之时,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派出强大阵容的使团来华,力求一块地方或岛屿用作经商。 人员方面,正使为曾任驻俄大使,及任玛德拉丝省长的马噶尔尼助爵(Goge Vcomm Marte),副使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位斯当东爵士(Sir Geoge Lconard Saumon )。 规模方面,使团乘坐“雄狮”号,并有专门装载礼品的“印度斯坦”号, 随航还有“雅荷尔”号等辅助船只。一行队伍人员庞大,携带丰厚礼品而来。 对此乾隆也是满心感概:“该贡使航海远来,初次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梁肯堂、征瑞各宜妥为照料,不可过于简略,致为外人所轻。” 而赏赐的礼品包括瓷器、玉器、 丝绸、字画,茶叶等,其中普洱贡茶不仅占了大头,而且包含茶膏,大普洱茶团,小普洱茶团等各种品类。 对于受赏得到的茶叶,英国使臣可谓是满心欢喜。因为早在1657年,英国知名商业贸易中心交易街上,就有一家生意火爆的托马斯·加韦咖啡茶馆。 这里除了供应咖啡,酒类,还少量供应来自中国的热茶。并宣传说“喝下足量的茶,可以诱导轻微呕吐,上下通气,达到治疗疟疾、过食、高烧的目的。” 1658年, 伦敦的《水星政治报》首次刊登了咖啡馆的售茶广告。当时药房也销售茶,可见在当时的英国人眼中,中国茶是一味汤药。 这些广告不仅让更多英国人知道了普洱茶,还直接导致了医学界讨论饮茶利弊的争论。一派持茶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观点,认为茶能治头痛感冒、胃肠不适。 另一派则视茶为异域毒草,百害而无一利,搞笑地说,反对派中一位约翰·卫斯理先是爱上了中国茶,后来又认为自己手颤是喝茶导致的 因此他是痛下决心戒茶,但是2年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又恢复了喝茶的习惯,这件小事其实也折射出了18世纪时期,饮茶风靡英国的现象。 茶是灵丹妙药
外国人眼中的茶
火爆京城的普洱茶,自然也传到了英国等欧洲地区,据丽江商业调查,早在清初,著名富商李悦即已开始澳藏贸易,道光年间倚邦的普洱茶已卖到了印度和欧洲。 《 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也谈到,光绪十一年( 1885)六大茶山中的倚邦茶山,中有许多江西人和湖南人在做买卖。 其中特别提到:“有茶叶交易往来于仰光、掸邦、加尔各答、噶伦堡和西金”。勐腊县易武等地,也将普洱茶销售至香港地区驮及印度、老挝、泰国、越南和欧洲地区。 清代普洱茶的传播,也使得国内外更多学者开始予以关注。也是清初时期,受耶稣会派遣来华传教的,波兰人卜弥格(Mded Bom)就已向世人介绍了云南的普洱茶。 这个外国学家身兼耶稣会土兼植物学家的双重身份,经历也很传奇,他先在云南、桂林、海南等地逗留,甚至还进入过南明小朝廷。 虽然南明小朝廷希望西洋人之手,力挽残明的想法没有实现,但卜弥格还是收集了诸多资料,还为明末皇帝朱由榔、皇后以及首领太监庞元寿等洗礼。 携带帝后信件的卜弥格回到罗马,在天主教中掀起不小的波澜,视为亚洲传教史上的一次丰功伟绩,教皇对此也有回音。 但当卜弥格怀揣教皇信件,信心满满地再入中国时,却因改朝换代后的政策变化无法进入,他只好逗留在云南西南的安南、缅甸等地边境绘制中国植物。 1656年,奥地利维也纳出版了卜弥格怀编撰的《中国植物志》,收录了中国南方的大量植物,其中有关云南普洱茶图的描述,更是西方人首次记录普洱茶形状。 时隔不久,1667年, 德国传教士阿塔纳斯·基歇尔在罗马出版了《图说中国》一书。书中附有大量细密精致的铜版画,其中就有云南的乔木大叶种茶树。 相比于卜弥格,该书作者阿塔纳斯.基歌尔( Athanatis Kircher ) 的地位更加显赫,为梵蒂冈博物馆创始人及第一位馆长,及罗马天主教廷首席博物学家。 在这位大学士的介绍下,更多外国人领略到了普洱茶的风采。1711年(康熙五十年),意大利传教土伊政利托.德西德里进入西藏,记下了当时藏区的大量茶俗。 他在著作《西藏纪行》中写道“(这里)所有人都在喝茶,每天若干回,他们在大陶釜里搁上一把茶,放少量水,再加一点白色粉末状的盐土。 盐土会使茶汤变成和上好葡萄酒一样的颜色,但不会掺杂茶味。之后用木柄将茶汤搅拌到表面出现泡沫,就像我们打巧克力糖浆一样。 随后用篦子滤去茶渣,再加水煮开。茶汤中加入鲜奶、黄色酥油和盐。将调好的茶倒入用铜钉装饰的木壶中,每人可以享受三四碗。” 19世纪,英国学者克拉克.威斯勒(Clark Wisler)经过大量考察后,写下《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其中明确提到云南境内六大茶山产普洱茶、销售普洱茶。 由此,从认为普洱茶是用胶水黏合在一起,到首次见到普洱茶原料云南乔木大叶种茶树,再到将普洱茶的知识传向四海,普洱茶在全球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外国人眼中的清朝普洱茶!第一次见普洱茶的外国人让人啼笑皆非于2023-02-01 13:53:12创建,发布于【茶叶文化】栏目
很赞哦! (18)
相关文章
其他文章
- 如何用多种茶具冲泡普洱茶?✔(普洱应该用什么茶具喝)
- 普洱茶7种专用名词
- 与双江勐康茶重庆相遇,痴心对话
- 存放10年的普洱生茶有何特点?()
- 普洱茶陈韵
- 清代·坦洋工夫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
- 英国伯爵红茶怎么冲泡教你这3种方法
- 英式红茶怎么泡_红茶
- 想生二胎怎么办?经常喝茶有助受孕
- 日不落帝国经济来源,能撑起整个帝国的贸易商品“茶叶”和“糖”
- 云南省2021年度茶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拟奖补名单出炉
- 云南普洱茶的功效
- 云南南涧县:选准产业 带富百姓
- 一生只育一株苗——追忆“大国茶匠”肖时英的逐梦人生
- 他“种”在了普洱
- “夏喝生普冬饮熟普”你知道生普和熟普的区别吗?()
-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影响(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茶道礼仪输给日本?韩国又偷中国茶道礼仪?
- 除茶道外,国粹还有哪些?
- 要是没有这个人,你可能这辈子都喝不上茶
- 抹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