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

宜兴相关内容

  • 紫砂已经封矿,那么泥料是取自哪里?

    紫砂已经封矿,那么泥料是取自哪里?

    谈到宜兴紫砂壶避不开的当属宜兴黄龙山的原矿紫砂泥料了。最近在网上和一些壶友聊天,对宜兴了解不太清楚的壶友有时会问类似这样的问题:电视媒体不是报道紫砂矿已经封矿枯竭了吗?现在还可以进去吗?没有了紫砂泥,宜兴人用什么做紫砂壶啊?刚开始听个别壶友讲的时候,并没有太在乎,后来慢慢发现不只是一二个紫砂壶爱好者

    无涯茶屋2023-07-02

    阅读更多
  • 紫砂壶,如何“识假、防假”,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忽悠!

    紫砂壶,如何“识假、防假”,保持头脑清醒不被忽悠!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造假”,“识假”,“防假”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紫砂壶流通领域尤为突出。所

    无涯茶屋2023-07-02

    阅读更多
  • 民国紫砂壶制作大师你认识几个?有哪些

    民国紫砂壶制作大师你认识几个?有哪些

    关于民国制壶诸家的介绍如今我们谈及制壶名家,多是紫砂七老,或是大亨、鸣远等,而民国时期的制壶名家好手却鲜有人知,但是这些人的传世作品,其实也具相当的收藏价值。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民国时的几位制壶名家。程寿珍(1857-1939)程寿珍想必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其号冰心道人,为清时名家邵友廷之养子,承其

    无涯茶屋2023-07-02

    阅读更多
  • 做壶是一生的修行

    做壶是一生的修行

    去年11月,在厦门落幕的第三届东方茶席大赛上,吴言创作的《桃花流水》意外地将金奖收入囊中。之所以倍感意外,是因为他才第一次参赛就拔得头筹,获奖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由青涩迈向成熟的“成人礼”,不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艺术的体悟。“看出来”的热爱吴言是“85后”,出生在赫赫有名的宜兴丁蜀镇。虽生于斯长于斯

    无涯茶屋2023-07-01

    阅读更多
  • 带你了解功夫茶茶具

    带你了解功夫茶茶具

    功夫茶茶具盖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功夫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随着后来慢慢传播

    无涯茶屋2023-06-30

    阅读更多
  • 如何辨别一把“好壶”?看老手工艺人怎么说

    如何辨别一把“好壶”?看老手工艺人怎么说

    一柄壶,承载了时间的镌刻,浸润了岁月的冲刷,从泥土到成型,千锤百炼,不过是手中的温润,细细触摸,它也就获得了灵魂。紫砂亦是金木水火土的最完美结合。金:制作紫砂的金属器具,落款的金石印章,乃至紫砂土中的铁质等金属成分,都属于金的范畴。木:壶是用木制的工具拍打出来的,紫砂成器后所盛茶叶五行也为木,与茶壶

    无涯茶屋2023-06-30

    阅读更多
  • 云南建水陶与宜兴紫砂的区别

    云南建水陶与宜兴紫砂的区别

    古人云:“壶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壶为陶制,陶与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近年来普洱茶的走红,品者越来越多,从最初的解渴升华到了品味的层次,随之,品茗之具也从单一的实用升华到艺术审美的境界。茶客们也不仅仅只涉泡于普通的水杯,保温杯,甚至盖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用壶泡茶,越来越流行于茶友圈,他们甚至

    无涯茶屋2023-06-30

    阅读更多
  • 中国茶具的演变(四)

    中国茶具的演变(四)

    明代是我国茶叶“创新采制”“开创千古饮茶之风”的改革年代。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令废团茶为散余,推动了散茶发展,名茶辈出,饮茶由点茶改为泡茶。泡茶程序简化,饮茶工具减少。1.由繁到简,茶具减少唐代较老的茶饼,只好用“煮茶法”。宋代龙团凤饼很细,弃煮而用“点茶法”。不论“煮茶法”,还是“点

    无涯茶屋2023-06-30

    阅读更多
  • 古时人们用什么样的茶具?

    古时人们用什么样的茶具?

    生活中,大多数人会用玻璃杯泡茶,当然也有用紫砂壶、盖碗的。那你知道古时人们用什么样的茶具吗?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觞于三唐,发展于宋元而成熟、光大于明清。茶由药用而变为日常饮品,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而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

    无涯茶屋2023-06-29

    阅读更多
  •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竟不是顾景舟?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竟不是顾景舟?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最出名的紫砂艺人是谁?顾景舟?范大生?都不是,他叫唐凤芝,在紫砂壶史上,这是一个被淹没的名字,致使其在民国乃至宜兴建厂的紫砂制壶名家中缺席。唐凤芝,清末民初出身于紫砂世家,16岁随其父唐顺洪学艺,他构思创作力极强,有过目不忘之美誉。少年心气都在紫砂里,无论光货花货还是方型圆型俱

    无涯茶屋2023-06-27

    阅读更多
  • 如何把竹文化融入到紫砂壶艺术中?

    如何把竹文化融入到紫砂壶艺术中?

    宜兴紫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因为植根于江南阳羡,有历代文人的密切参与,使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人文雅趣。竹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历来受到文人激赏,宜兴又有竹海之称,故紫砂艺术与竹文化结下不解之缘。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

    无涯茶屋2023-06-27

    阅读更多
  • 宜兴紫砂柴烧和台湾柴烧大有不同

    宜兴紫砂柴烧和台湾柴烧大有不同

    近年来,柴烧茶具迅速流行,“柴烧的美,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烧出来的模样!”柴烧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灰烬和火焰直接蹿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所谓好茶搭好壶,柴烧壶所冲泡的茶叶,香气浓郁、茶汤清澈、入喉滑顺、后韵甘甜,是行家的首选,更是茶艺师的

    无涯茶屋2023-06-27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