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
佛教相关内容
-
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
儒道佛教与茶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和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则。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结合茶叶栽制,饮用的变革和审美观点的变化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道的内在本质就是
无涯茶屋2023-07-13
阅读更多 -
张籍《送晊师》茶吟诗作赋详解鉴赏
送晊师张籍九星坛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详解】中国早期种植茶叶,多集中在佛教盛行的寺庙附近。由于寺庙一般坐落在名山之中,其自然条件适合茶叶生长;辅之以大量僧侣被院主驱使为劳力,参加开发山区的劳动,因而在寺庙附近,种茶业首先兴旺起来。而我国的寺僧,有不少文化品位颇高
无涯茶屋2023-07-12
阅读更多 -
僧人寺院中的茶文化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茶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也逐渐被寓于人文因素中。佛教修行的方法决定了僧人与茶结下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戒、定、慧便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戒,就是要僧人不饮酒,过午不进食,且要戒荤吃素;定和慧,则是要求僧侣息心静坐,思禅悟道。为此,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规,又可以清除
无涯茶屋2023-07-12
阅读更多 -
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
无涯茶屋2023-07-11
阅读更多 -
茶与佛教禅宗介绍
茶与佛教禅宗自古以来,寺庙与道观多藏于高山或密林中,与大自然息息相通。故历来就有所谓“寺必有茶,僧必善茗”的说法。我国最早种植茶树是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的僧人吴理真,他将七棵茶树植于清峰,被当地人称为仙茶。大唐天宝年间,唐朝廷在此建立了唐明皇的御购茶园,“蒙山顶上茶”由此闻名天下,这是佛教与茶最早
无涯茶屋2023-07-10
阅读更多 -
茶文化中的禅宗佛教
中国的茶,中国的茶文化,从一产生就浸滛着道教精神和道教思想,与“道”结下不解之缘。提到茶文化,当然不能忽视佛教(主要是禅宗)对其的影响,这也是当今茶文化研究者所乐道的。“禅茶不分家”“茶禅一昧”,“吃茶去”几乎是茶人皆知。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魏晋起始,佛教便有人以道教理论来宣传佛家学说,援道入佛。禅
无涯茶屋2023-07-10
阅读更多 -
唐代长沙窑茶具的源起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年代有多种说法,其中以湖南省博物馆李建毛副馆长的提法较为恰当,他经过研究认为:“长沙窑兴起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叶较为适当,这一时间与长沙窑瓷上的绝对纪年以及纪年墓中出土的长沙窑瓷是吻
无涯茶屋2023-07-09
阅读更多 -
品茶要禅定才能品出茶的真谛和情趣
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茶,不但蕴含着禅,道,儒的思想真谛,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人生哲理。茶道与禅道意境相融,随缘而生。佛教讲究“禅定”,禅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坐禅要半跏趺而坐,头背正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过午不食”。茶叶性淡,具有醒脑提神的作用,特别有利于佛教修练
无涯茶屋2023-07-08
阅读更多 -
茶之利用与发展
茶在中国很早就被认识和利用。数千年前我国就有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据考证,茶被各阶层广泛普及、品饮大致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唐代《封氏闻见录》中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说明茶已被世人接受的一个事实。又有唐诗人杜牧的一句“
无涯茶屋2023-07-08
阅读更多 -
王维茶诗鉴赏“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王维(?—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赠吴官】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空摇白团其谛苦,欲向缥囊还归旅。江乡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履捞虾富春渚。【释义
无涯茶屋2023-07-06
阅读更多 -
傣陶有信仰的陶:普洱茶与千年傣陶相得益彰
每一次接触到精美的傣陶陶器,一次次被它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这应该就是傣陶文化遗留在它专属时空的痕迹。在西双版纳看到的那些高高的塔尖,以及每一个普通陶罐匀称的罐身,就是西双版纳的傣陶剪影。对傣陶的迷恋,正如对这片土地一样,难以割舍。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中国西双版
无涯茶屋2023-07-06
阅读更多 -
银壶泡茶喝多了,对身体影响居然这么大!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
无涯茶屋2023-07-05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