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暇时,静下心来泡一壶白茶品尝,你可能注意到有的白茶可以泡三四泡,而有的白茶则可以循环冲泡七八次。这种差异源于不同白茶在耐泡性上的区别。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茶叶的耐泡性呢?
1. 茶树生长环境影响耐泡性
白茶之所以耐泡,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含物质的丰富程度。生长在荒山中的老树白茶,由于茶树根部深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老树白茶通常比新树制成的茶更耐泡。高山白茶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内含物质积聚得更多,因此比平地上的白茶更耐泡。
2. 氧化程度是耐泡与否的重要因素
白茶因其自然制作工艺,不炒不揉,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天然状态。存放时间越久的白茶,其氧化程度会越高,内部物质转化愈充分,经味物质也就越丰富。因此,老白茶通常比新白茶更耐泡。老白茶还可以选择煮饮,这样还能进一步提升茶的醇厚滋味。
3. 耐泡性与“茶叶”关系密切
茶叶本身的芽叶数量也直接影响其耐泡程度。全芽的白毫银针通常不如具有一芽两叶或者三叶的白牡丹、贡眉、寿眉耐泡。白茶不同于其他茶类,其芽叶会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冲泡时,内含物质由内而外地逐渐释放。因此,不管白茶的耐泡性如何,我们都需要耐心等待茶中的精华慢慢析出,享受泡茶与品茶的愉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