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茶叶分类茶叶分类

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普洱茶的香?怎么做到的?

作者:无涯茶屋 发布时间:2023-01-31 09:49:07 18人已围观

萌芽时期之唐代:

之所以说普洱起源于唐代,主要依据明确的历史记载。

唐代的樊绰,在他那本记载了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以及民俗的传世著作《蛮书》中写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文中提到当时茶叶产自银生城附件的山脉,史书记载,这银生城是当时统治云南的南诏王所建,地辖今元江县、镇沅县、景东县、澜沧县以及西双版纳州,与后来普洱茶的主产区大体吻合,而今保存有大量野生型、过渡型、人工栽培型古树茶。其中还记载着蒙舍蛮饮茶是将茶叶、花椒、姜、桂皮等一起放在锅内烹煮,这种饮茶的方式在现今大理白族三道茶中仍可见遗风。由此可见当时记载的茶叶产地与普洱茶的产地基本吻合。

虽然因地处偏远、连年战乱等原因,陆羽在《茶经》并没有提及云南,但却提到了中原制茶法为“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制成茶饼以备用。即便《蛮书》中写到当时云南还没有类似中原的采造法,只是散收,但《茶经》的记载还是印证了发酵技术已在唐代广为应用。

到了明代,云南茶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流通,是销量最大的时期。据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谢肇淛在《滇略》中也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根据这两条关于普洱茶的记载,当时普洱茶内销量在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已达四百担左右。

普洱茶在清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同意达赖喇嘛在北胜洲(今永胜)建立茶叶市场。据《清实录》《清国史》记载,吴三桂在永胜开茶马互市当年交易茶叶6万担,其中有3万担的数字明确记载为云南茶(当时能提供3万担茶叶的地方除车里宣慰司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建立了普洱府,在思茅设立总茶店,由官方垄断和控制云南茶叶经营。但思茅总茶店的设立,并未解决茶农、茶商和官府之间的矛盾。

到了雍正十一年(1733年),尹继善上任整顿茶叶市场,撤销思茅总茶店,决定将云南茶叶纳入国家法律管理,在其努力下,清政府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颁布了云南茶法,规定买卖云南茶叶需持“茶引”,朝廷规定云南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买一百斤。

云南茶法还特别规定交易之茶为圆饼状,每七两为一饼,七饼为一筒,每筒49两,每筒征税银1分,每张茶引可购买32筒(约合100斤),上税银三钱两分,永为定制。至此,云南七子饼茶正式亮相于云南茶叶市场。

清乾隆十三年(1748),清政府在丽江建立茶市,商人后赴普洱茶府买茶贩往“鹤庆州之中旬各番夷地方行销。”云南茶叶得到了蓬勃发展。

普洱茶的发展历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再往后,普洱茶兴盛时期的历史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一杯普洱来之不易,茶香中蕴含着的是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与传统。

 

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普洱茶的香?怎么做到的?于2023-01-31 09:49:07创建,发布于茶叶分类栏目

很赞哦! (7)

相关文章